
【精选】读书的作文4篇
在生活、工作和学习中,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,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,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。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,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的作文4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读书的作文 篇1
说到“瘾”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患烟瘾、毒瘾、网瘾这些不良的“瘾”,可我却是名副其实的“读书瘾”。
场景一:
有一次,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。妈妈问我:“你想买哪本书?”我说了一句让妈妈意想不到的话:“我想要整个书店。”妈妈瞬间无语了。进了书店,我停留在漫画书那里,双眼直勾勾的看着那些书,这时书店的里面传来了妈妈的声音:“麻浩宸,你在干什么?快走啊!”我对妈妈说:”妈妈给我买一本书吧。“最终妈妈同意了,可我还不知足的拿了两本书,妈妈也同意了。之后我拿着书一遍又一遍地看,两本书很快就看完了……
场景二
有一次妈妈出门了,在出门前她嘱咐我要好好写作业。可她前脚一出门,我就发疯似的冲进了书房,把妈妈的话当成了耳旁风。当楼道响起了走路的声音,我才想起作业还没写,我马上冲进我的房间写作业了。妈妈进屋了,看到我在写作业,就走了。妈妈一走我又拿起了书,如饥似渴地读起来。
书让我成长,但读书瘾让我的.视力越来越差。做事应该有度。我以后一定合理地分配读书时间。
读书的作文 篇2
你们听到这个题目一定会吓一跳,因为人和书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?那我就告诉你:有。
记得有一次,早上刚起来,我涮完牙洗好脸,拿起了一本我最喜欢的《冒险小虎队》在沙发上,津津有味地看起来,过了一会儿,妈妈起床了,她叫我去喝开水,我说了声:好的。虽然我是这样说,但是没这样做,我还是不听地在看,后来妈妈发现我没喝,就骂了我,被说完了,我只能乖乖地去喝了!喝完之后,我又开始看了,最后我感到肚子有点饿,看了看表,已经11点多了呀!我还觉的眼睛有点痛。
我从这一次看书中,我知道了一个道理:如果看一本书你只是简单的看一遍,那么你会忽略掉很多的东西。而每一遍,你都会发现许多新东西。
每一本书里的知识都是不同的,只要你看的越多,知识也就越多。
读书的作文 篇3
闲来翻开《外国散文精品》,略为浏览其中数篇,发现了编者将一些小说也收了进去。文章的内容如何如何,需各自体会,将小说当散文结集出版,未免过于随便。或者,编者认为任何文章都可以归之为散文也不定,这倒是我的不是了。
有一些资料介绍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,过去我购买过他的著作,只是我生性疏懒,将它们安置在家中的书架上与灰尘为伍。眼前这散文集里收有他的《死屋手记》中“地下室”一节。
在读“地下室”时,我的思绪也是随着文字联想到加缪的《局外人》,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所说的话,以及奥古斯丁的《忏悔录》,继而又扯到自己及自己所接触过的人之中去,心中有一些激动,但是很快又平和了。
陀思妥耶夫斯基,一个天赋敏感的艺术家,本来以为生机已绝,却被改为流放西伯利亚,在恶寒之地受辱十年。是什么力量令他渡过这十年呢?基督的向死而生?创造力的蹂躏……
人是非常矛盾的动物,艺术家对此特为敏感,其内心的冲动常常令他们感到无所适从,对生存产生难以忍受的恐惧;然而这正是创造力挥霍的前奏,作品的诞生令他们体会到个人的生命可以无限延伸,他们的个性被这种延伸消磨殆尽后,就只为着那永恒的巨梦而生存,这是不是生命纯粹的表现呢?无论怎样,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对于满身铜臭的人来说是荒诞的,毫无意义的。“地下室”所说的就是这些,无疑,它比我所述更为具体,更为深刻。
已知的东西为我们所熟悉,也就难以给我们带来新鲜感,这个时候如新的东西未进入我们的意识之中,我们就会感到无聊和枯燥,往往借蒲吧、唱OK、旅游、运动等来避开无聊和枯燥;然而,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,人必须通过思考才能彻底摆脱它们。艺术家的作品其深邃的一面,正是我们进入思考领域的引路人,那些称之为经典的作品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被不同的时代的人解读,正是以上现象的体现,叔本华也因此将天才誉之为人类中的恩人。
《死屋手记》是文学作品,尼采及一些心理学家都非常推崇它。从这种现象来说,艺术、哲学、心理学、文学、道德及宗教(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曾听过索洛维约夫开设的宗教讲座,尼采小时就有“小牧师”之称)之间有着千丝万缕之间的关系,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某作品局限在某个单一的领域来看。懂得这点,大概也明白什么叫思考了。
读书的作文 篇4
前几天,我读了一本书,名叫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。
书中有一位女孩叫海伦﹒凯勒,她在一岁零七个月的时候得了一场疾病,失去了听觉和视觉,变成了一个又聋又哑有盲的孩子,但是她很坚强。
直到六岁时,她家里来了一位老师——安妮﹒莎莉间。在老师的精心教育和热心帮助下,加之海伦自身顽强的毅力,她如愿考上了哈佛大学,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,可见读书的力量有多无穷。